评《今日离港》

作者:盛一舟

《今日离港》读后感
“心思一到十号风波一扫,让我不操控和谁东歪西碰,台风狂吹谁会不动”看完了《今日离港》,忍不住去听了张国荣的《十号风球》。边听,我边写下这些文字。
于我个人而言,它绝对是今年我读过最震撼的一部百合作品,无论是故事中特色鲜明的港海双城,有关警务扎实过硬的剖析,丝丝入扣紧张刺激的案件,还是台风过境那一晚,银色西装袖扣,维港的照片,薛桐看见楼顶爆炸的崩溃,陆诗邈伴随一生的耳鸣......
关于法证工作细节和专业技能展示,在《今日离港》中大量出现,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而专业的刑侦世界。警校体训和警队日常还有复杂的情感纠葛,角色成长与自我救赎构成了其吸引我读下去的故事情节。不得不说,这部作品还是有一定阅读壁垒,嗯,我感觉挺文艺的,比较喜欢这个风格。
人物刻画也饱满立体,两个主角的形象都是我喜欢的,薛桐给我的感觉是冷静有秩序的美强惨madam。虽然我站在上帝视角看她们的故事,还是会被作者的情绪渲染代入,读到薛桐卧底之前的一大段独白时,我整个人都很难受,因为小陆什么都不知道,她不知道薛桐会突然离开去执行九死一生的任务,她沉浸在两人在邮轮上梦幻般的欢爱,她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等,像是小陆包裹在美丽的糖衣中,而薛桐一半身体感受着温存投身情爱里,另一半则旁观这一切,她什么都知道,但她不能说。放任给彼此大梦一场,既温柔也残忍。
其实我没怎么看懂薛桐和顾的那段,不过也不妨碍,主要看薛警司给小陆警官出气哈哈。薛桐的背景信息洒落在文章各个角落,需要慢慢拼凑,才能更加了解角色的内心和选择。
陆诗邈的原生家庭很压抑,她就像是鱼缸里的鱼,被强烈控制欲的母亲禁锢着,窒息着,对于这一设定,我昨天看到了一个概念,叫“畸零人”。从古到今,女性作为父权社会的边缘人,上至皇室宗亲,下至布衣荆钗,在一定意义上她们的地位其实是平等的,都遭受着摧残和迫害。一些女性被毁灭,例如祥林嫂,还有一些处于半毁灭状态,和前者不同,她们被不公的秩序束缚,最后成为了恐怖的卫道者,压迫、怨恨、控制自己的下一代,在外看似正常,在内喋喋不休,疯狂暴躁。例如电影《春潮》里的纪明岚。我觉得小说里陆诗邈的母亲有她们的影子,她对陆诗邈的爱的表达过于极端,只会给对方带来痛苦和折磨。(可能说得不对)

我觉得书里说的没错,他们有知晓的权利,没有接受的义务。人做不到完全的共情,即使是父母。不理解就算了,没必要让他们非要理解。
小陆警官和薛警司的糖是真的甜,刀子也是真的狠。几个情绪的爆发点作者都处理的很好,特别是薛警司喝醉酒,破碎地说:“你别走好不好。”之后的亲吻和拥抱水到渠成,不止小陆警官顶不了,我也顶不住了。后半部很曲折,关于白骑士的反转,我没有料到薛桐有那么严重的心理问题,天呐,她好可怜,但是小陆离开她,我也能够理解,突然伴侣变成了一个迷恋救赎感的人,以为的爱成了虚妄,剥开爱的滤镜,阴暗感就上来了。
然后再说说小说的文字风格,我喜欢这本书,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作者的文字很美。各种意象、隐喻,意识流的写法,朦朦胧胧,半遮半掩,既保留想象空间,又有文学色彩。薛警司很有秩序的头发,橘子味的烟,衰落氧化的茉莉,酒心巧克力,笼中狮,小白狗,捏耳朵......
薛桐和陆诗邈在香港住的“赤道”,是不是象征着台风总是在赤道诞生?两人的相遇像台风诞生,逐渐形成雏形,云气碰撞中产生狂风暴雨。我个人认为香港线的基调是潮湿的,昏暗的,暧昧的,连绚烂的烟花、霓虹灯光也像是蒙了一层让人看不清的雾,有种怀旧老相片的感觉。
这也是香港这座城市给我的感受,它是一个时代纸醉金迷的传奇,经历了很多,在外人眼里不好靠近却仰望羡慕的存在,而生活其中的薛桐最开始也给我这种感觉,神秘,疏离,又蛊惑。
关于文中的粤语,我能看懂一点,那段薛桐告诉陆诗邈勋sir牺牲的那段,我竟然看懂了,没有作者想制造的效果了。很小的时候看过《读心专家》,可能是唯一看过的港剧,对madam和sir有了初步印象,这本书算是我对港警的第二次启蒙吧。
最后是发癫时间:鱼宰你写得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,madam薛好帅好帅好帅,60s也好帅好帅好帅。。。。她们好爱,真的,我磕死。。。
104
来自浙江   [回复] [投诉] [不看TA的评论和完结评分]
[1楼]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:2024-09-02 23:40:53
长评赛道可算让你们挤进来了
28
来自上海   [投诉]
[2楼] 网友:盛一舟  发表时间:2024-09-03 20:30:30
因为大大写得很好很认真,我就认真地写了我的读后感,还有一点番外没看,我需要缓一缓。我现在一闭眼脑子里都是薛桐。不知不觉就写了长评。词不达意,还望包涵。
13
来自浙江   [投诉]
  • 评论文章:今日离港
  • 所评章节:166
  • 文章作者:鱼宰
  • 所打分数:2
  • 发表时间:2024-09-02 22:17:14